技术文章更多>>
- 精准测量指南!手把手教你玩转运动粘度测试仪
- 点击次数:54 更新时间:2025-08-11
- 运动粘度测试仪主要用于测定牛顿液体(如石油产品、润滑油、有机热载体等)在恒定温度下的运动粘度,单位为mm²/s。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测量液体在标定毛细管中的流动时间,结合毛细管常数计算粘度值,动力粘度可通过运动粘度与液体密度的乘积进一步推导。该仪器由恒温系统(含浴槽、加热/制冷装置)、粘度计支架、毛细管粘度计及智能控制系统构成。技术参数方面,控温精度可达±0.01℃,温度范围覆盖室温至150℃,测量范围0.5-30000mm²/s,配备液晶触摸屏或工业级彩色显示屏,支持PID控温技术及多组实验数据存储。部分高d型号采用双通道设计,可同时检测两组样品,并集成自动进样、清洗、烘干及打印功能,显著提升实验效率。运动粘度测试仪是用于测定液体(如石油产品、润滑油等)运动粘度的仪器,其操作需遵循严格的流程以确保数据准确性。以下是详细的操作步骤:一、操作前准备样品准备确保待测样品均匀无杂质,若有沉淀或悬浮物,需先过滤(使用与样品兼容的滤膜)。根据样品特性(如粘度范围、挥发性),确定是否需要预热或冷却至接近测试温度(通常为40℃、50℃、100℃等标准温度)。仪器检查检查粘度计(乌氏、品氏等类型,需根据样品粘度选择合适规格)是否清洁、无破损,毛细管内壁无残留液体或杂质。检查恒温水浴:水位是否覆盖粘度计测试段,温控系统是否正常(设定目标温度后,观察温度波动是否在允许范围内,一般≤±0.1℃)。准备辅助工具:吸球(或负压装置)、秒表(精度≥0.1秒)、温度计(校准过)、烧杯、镊子等。粘度计校准若为s次使用或长期未用,需用标准粘度液(已知粘度值)校准仪器,确保测试误差符合要求(通常误差≤±0.5%)。二、具体操作步骤装样与恒温用镊子夹持粘度计,将样品沿毛细管管壁缓慢注入粘度计的储液球(避免产生气泡,若有气泡需用吸球轻轻排出)。将装满样品的粘度计垂直固定在恒温水浴中,确保样品完q浸没在水浴中,且粘度计的两个计时标线(上标线、下标线)处于同一水平面上。开启恒温水浴,待温度稳定在目标值后,保持恒温至少10-15分钟(确保样品温度与水浴一致,可用温度计插入样品中确认)。测量流出时间用吸球(或负压装置)从粘度计的支管吸气,使样品缓慢上升至高于上标线的位置,然后取下吸球,让样品自然流下。当样品的弯月面(凹液面z低点)到达上标线时,立即启动秒表;当弯月面到达下标线时,停止秒表,记录流出时间(单位:秒)。同一样品需重复测量至少3次,每次流出时间的差值应不超过平均值的0.5%,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。特殊情况处理若样品粘度较大,流出时间过长(超过秒表量程),需更换更大内径的毛细管粘度计。若样品在测试过程中产生气泡(如挥发性样品),需重新装样并排除气泡后再次测量。三、数据计算与记录运动粘度计算公式:ν=c×t其中,ν为运动粘度(单位:mm2/s或cSt),c为粘度计常数(由仪器出厂标定,单位:mm2/(s⋅s)),t为平均流出时间(单位:秒)。记录内容:样品名称、测试温度、粘度计型号及常数、3次流出时间、平均值、计算结果、测试人员及日期。四、操作后整理样品处理:测试后的样品按规定回收或废弃,避免污染环境。仪器清洁:用溶剂(如石油醚、乙醇,根据样品类型选择)冲洗粘度计,直至内壁无残留,然后用蒸馏水冲洗(若样品为水溶性),最后倒置晾干或用热空气吹干。仪器归位:将清洁后的粘度计、秒表等工具放回原位,关闭恒温水浴及电源,清理实验台面。